不该忘却的印记
李治兴
我家三代人与大堡中学有着久远的缘分,父亲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我在这里高中毕业后做为留校生又在这里工作了十年,儿女双双又是在这里学业期满顺利毕业。现在家居住大堡。所以我也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化,和这里有着很深的情感,不论岁月怎样老去,对她的成长演变我小时候就有着朦胧的记忆。 大堡中学的前身是倒啦嘴初级中学,1950年父亲在古佛堡高小为师生做饭。1955年我出生后,我们全家就随着父亲从辛店村搬到古佛堡村居住。我八岁那年,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也大概是在1962年春,父亲工作调动到倒啦嘴初级中学,我们家又搬回了辛店村。 倒啦嘴初级中学,是国家投资、师资统一调配的一所国办中学。辖倒啦嘴、大堡两个公社,是大堡地区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教职员工不到20人,学生80多名学生,三个年级, 可能是在1966年,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房屋不够用,学校要建新校舍,公社不给建新校舍地方,校领导就到大堡公社申请地方,大堡公社张振成书记却很欢迎,马上给划拨地方。就这样,学校带着8班、9班从倒啦嘴村整体搬迁到大堡公社大堡村。在大堡村东一片乱坟摊上坐北向南建学校,叫大堡中学。8班9班初中毕业,10班、11班在1968年3月直接入大堡中学读初中。12班是大堡中学最后的一个初中班。 1966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五台扬背举红旗,桑干泼涛尽朝晖的氛围中,学校领导带领教职员工一边搞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串联,一边搬迁学校,师生们一边勤工俭学、自力更生建学校,学生没有住的地方,一部分学生住在水委会、一部分住在社员家里,盖起伙房后,吃水是炊事员从大堡村往学校担水,盖教室、盖宿舍是用小车推水来回二里多地,到74年学校又组织学生把八里外的禅房沟山泉水通过地下管道引到学校。 1970年春季,上级号召社社班初中、有条件的大村也可以办初中。大堡中学升格为高中教育。10班11班念完初中直接升高中。学制二年,编为高中一班、二班。他们毕业时,优秀学生还分配了工作。这时学校学生已达200多名, 1971年和七年一贯制学生招录了三个教学班,三、四、五班,学校已有了校舍。1972年招录了两个教学班六、七班。 那时的国家形势是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那时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都有崇高的理想,励志建设家乡。不像现在,哪里舒服到那里去。 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兼学别样。先后盖起了两排教室、两排办公室、两排宿舍,伙房等学校也像个样子,学校分配上了北京的老师有孟广祥、天津的杜美玲、上海的沈开生等大城市老师,学校越办越好,后来冯海老师又提出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教育能不能学大堡的奋斗目标? 因为是国办高中,能上大堡中学念书是一件幸事,每学期能吃两次白馒头。在村里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这些学生既是学子、又是学校的建设者,那时,老师、学生都不懂得讲价钱,都真挚、纯洁、学生十分听话。叫干啥就干啥,有时上午上课,下午劳动。男生抢着干,女生不示弱,近边的都是跑校生。20里以外的住校生从家里背玉米、谷子到粮库换凭单。当时,学生们吃的是玉米面、高粱米。困难学生虽然也有助学金,但都吃不饱,农村都没得吃,是非常艰苦的岁月。 学校带领学生们自力更生建学校,半天上课,半天劳动,一年的两次学林,有时在山上就是一个多月。上山种树,勤工俭学,增加学校收入。 先后建起了百亩农场、地毯厂、军工附件厂,学校在全省小有名气,上课信号也由吹哨逐渐在1973年改为打钟,哪嘹亮、久远的钟声带给我们很多的回忆,《光明日报》、《张家口日报》曾报道了大堡中学勤工俭学的事迹。 一排排崭新的校舍,白灰抹光的墙面,仿宋体标语俊秀醒目,房屋左右是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引路笔直平整,没有一点纸毛。 1973年教育回潮,恢复考试。按分数选拔,21%的比例招录了我们八、九两个教学班,共60来人,那时的老师,我印象中有杨文明、冯海、张继仁、张金明、杨文明、闫智明、王有印、郭永祥、任守忠等,当时学校领导班子,杨文明是书记,冯海是付校长,张继仁是总务处主任,1974年,杨文明调走,来了苏世常书记。大概是在1976年冯海正式担任书记兼任校长。
钟声
学校上课、下课、午休等统一集合的信号,学校由从完小到初级中学,然后到大堡中学高中,由手摇铃到吹哨再到敲钟、拉钟、又到电铃,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发展变化,不变的是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有文化知识的群体。 在七十年代中期,学校领导和大堡公社修造站要了一个废弃的氧气瓶,经过改造制作了上课发信号的大钟。信号之嘹亮在二里以外都能听的见,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又迎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活跃在全县的各个工作岗位,有的现在已年老退休。 学校操场,由四排房后新建一个篮球场,早晨跑操就围着篮球场跑,到1975年又向大堡村申请土地向西扩展建了足球场,到1992年,举全镇之力贡献土地,又在学校北从新建起了大操场,有足球场、两个篮球场、乒乓球场、田赛、径赛场地。
百亩农场
话说从倒啦嘴搬迁到大堡在一片乱坟摊上建学校谈何容易?上面拨款有限,当地政府集体筹错也困难,当地农民生活更困难,人类、物资、经验都很匮乏,没有房屋,没有住处,学生来了就先住在大堡村农民家里。更没有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实验教具。 当时的教职员工都十分敬业,相应上面号召,勤工俭学,为了把学校尽快建好,为了让当地农民的子弟都能念上高中,不和家里要钱,走“抗大”之路,发扬北大荒精神,组织学生在学校南面五里外的山坡上开荒造田,学生们从家里自带铁锹、䦆头,半天劳动、半天上课,星期天不休息,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奋斗,没人要的黄草摊变成了百亩梯田,男生推小车,女生前面啦,往山上送粪,种山药、种萝卜、还在台子哇沟种菜、呕绿肥,学生吃菜实现了自给自足。 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还要组织一年的两次学林,师生们一起到山间口林场、岔道桑杨林场、石门、寇家沟学林载树,上山割簪子,拾荒草,从蔚县请来了木工师傅、泥匠师傅,全校师生边上课边盖房,悬窑房,师傅们一住就是几年,经过四届师生的努力,学校初具规模,越办越好。
地毯厂
1975年四月份,在蔚县及我们周边地区兴办地毯厂的热潮中,确实织地毯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路子,北京地毯一厂还在桃花设立了地毯外工站,学校也看中了这一方向,就依靠在北京地毯一厂工作的上沙河籍老乡任培林师傅的关系,帮助建起了地毯厂,厂房八间,还是独门独院。在县城东关聘请了地毯老师傅,要来了生产任务。刚开始先立起了四架梁,请回了往届毕业的学生,一月12元钱。 抽一名正式老师主管。第一任负责地毯厂老师是任守忠、第二任是刘正龙,学员负责人是李为民、李治兴等,然后发展到九架梁,30多名学员,到1985年下半年,由于种种原因停办。
军工附件厂
在1976年春节刚过,学校也是通过本乡籍人物,张家口地区国防科工办主任冯鼎的关系建起了军工附件厂。厂房二十多间,同样是独门独院。学校抽调张守叶、杜万成两位细心、有事业心的老师、招回往届优秀毕业学生刘九山,赵树生筹办工厂,先后买了各种车床,机器,争取来了生产任务,生产各种火炮,炮刷,工人发展到20多人,为学校创造财富,可能到90年代停办。 当时的大堡中学确实在县内外远近闻名,学校破天荒有了大汽车、设立了电话交换站、划为工厂区、教学区、办公区、后勤服务区、家属区。学校领导到处参加这个会、哪个会,介绍经验。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学校紧跟时代潮流,学校购置了大量的先进的教学仪器,招聘优秀教师,办高考补习班、提高教学质量。为稳住优秀教师安心大堡,学校采取为教师分家属房,为家属找工作等一系列措施,稳定教学骨干。一度大堡中学的教学质量,升学率直线上升,好多学生考入全国名校。如中山大学、解放军高级军械学院、武汉大学、西安电子学院等,外地,如北京、宣化、下花园的学生都托关系来这里求学,高考成绩年年在全县名列前茅。 沧海桑田,历久弥新。 经过那个勤工俭学,学工、学农、学军、兼学别样那个火红的年代,培养的学生都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都具有那么一种积极向上的,有纯高理想的那么一股子精神,懂得感恩,什么环境都能适应,能吃苦、会干活,到什么单位工作,人人都欢迎。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风风雨雨几十年,也可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当香头谁点戏, 在七十年代大堡中学毕业生中人人心目中都有个神圣的名字——冯海老师。他身上那种敬业精神,一心一意为学生、为发展教育的思想,也就是他常说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教育能不能学大堡?这就是他的梦,他为实现这个梦,他忘我的工作热情及现身精神用现在的人是无法比拟的,冯海现身教育的精神是一座至今无人超越的丰碑。是有理想、干事业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润泽着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不断奋斗的人生。 七十年代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中,有的成为厅级干部、处级干部、有的成为搞科学研究专家,成为国家的宝贵人才,还有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单位的重要人物。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追忆往事。记住过去,更应万分地珍惜当前。把现在的事情干好。 大堡中学过去的辉煌成为全大堡人不可忘却的印记。
(请学哥、学姐们更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