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搜鹿文艺 >> 正文
从粮农到菜农的蜕变
   我要留言  查看留言 
作者:李治兴   发布时间:2015/9/21 14:56:23 点击:1787

从粮农到菜农的蜕变

——大堡镇产业结构调整60年侧记

李 治 兴


  大堡地区向来以高寒、风大、贫穷而远近闻名,人称涿鹿的“小坝上”。(现在的大堡镇是由原来的倒拉嘴乡和大堡镇合并而成)。从解放前到现在,六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它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对大堡人来说,真是,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变化。

  今天,当你乘车进入岔道沟,往西过十里峡谷古道斜阳关登上大堡地界,一年四季都可以听到各种车辆喇叭在喊“收谷子、受黍子,收玉米、收各种豆类。” 这里的农民一年四季有的卖,春天卖玉米、夏天卖蔬菜、秋天卖葵花、冬天卖山药。

  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街道得到了硬化、亮化。两旁绿树成荫,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今昔非比。六十多年的烟云,它是一个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艰苦历程。回望过去为我们前进的每一个脚印而感到欣慰。大堡人正追随着祖国前进的鼓点,奋力开拓,阔步前进。

  请看看他们的脚步吧!

  从种啥吃啥到种啥卖啥

  60多年前,大堡地区的人们自古就是以土地为生,靠天吃饭,地势平一点的如大堡,倒拉嘴一些大村以种谷子、黍子、山药为主,有时在谷子地里种点红高粮、白高粮,南北山区以种白黑豆、豌豆、莜麦为主,产量低而不稳。谷子亩产最高也不过100斤,豆类亩产才70斤左右,人们种啥吃啥。有河湾地的村种点白麻到蔚县桃花集市上换两钱。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一年到头吃的是谷面糊糊、为了吃的时间长一些,吃莜麦面还要加谷糠,叫熟糠面,吃一顿白高粮糕是希罕饭。副食就是去野地里挖野菜,田久菜、榆树钱、榆叶、杨树毛等,秋天盐点白萝卜咸菜。 多数人家,过大年也吃不上一顿白面饺子。有钱人家,地主、富农过大年也不过买上3斤肉、买上一只鸡,还是给祖先上完贡后家里人再吃,大年初一,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初二吃上一顿大米饭。

  一年四季,这里的农民们和全国农民一样喝糊糊,吃野菜,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小土房,烧的是玉米茬、谷茬、乱柴获,日子是用木犁和撅头组成的,生活是糊糊和野菜组成的、穿的是是用补丁和麻线组成的,过着封闭的日子。

  一位母亲骂她的孩子“黄腊腊的糊糊、绿生生的菜,你不吃,想吃啥,想吃头,头上没肉,吃脚你嫌臭。”这是对旧社会的真实写照。

  雄鸡一唱天下白,解放后,成立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除少部分土地留给农民作自留地外,大部分土地都归集体所有,当地政府下决心为了让农民尽快解决吃饱肚问题,什么粮食高产安排种什么,农民积极相应。大面积种山药,种谷、黍。在高级社时期,还在山药地里套种过玉米,效果不理想。生产的粮食不多,人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一家四口人共用一双被子。一年到头春节上面供应每人二斤白面,全家也能吃上一顿白面。到六十年代初,有一付对联形容那时的日子,“人基本口粮三两六,保学保健六两三,横批是一年一顿。”

  人民公社成立后,所有土地全归集体,公社先后有了修造站、农机站、兽医站等,实行计划经济。统一安排种植计划,推广科学种田,合理密植。冬天,砸河垫坝、农业学大寨,是大年初二就去地里刨沟垫地、赶上毛驴送粪的年代。是人们把命运交给了队长,是队长叫干啥就干啥的日子。农民出工不出力,生活改善缓慢。

  生产队为了解决社员夏季没得吃问题,每年都要到保岱以下村、借人家的玉米、高粱。秋天再用集体的谷子、山药还人家。过年再换少量点大米。让每户社员过大年也能吃一顿大米饭。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农民真正偿到甜头的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改革开放推行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买卖,可以流通。人们的生产力如地下喷泉般迸发出来,一下解放了生产力,极大的把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骤然加快。农民自主经营,自己做主,思想解放了、胆子大了。下雨天,大集体时都往家里跑,而现在都往地里跑去撒化肥。即舍的投资又恳卖力气,生产的粮食多了、搞买卖的人多了、耍手艺的人多了,盖新房的多了。

  1984年随着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堡村破天荒建起了大堡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贸易市场。逢二、逢七集市。农民们在这里自由卖买,一下繁荣了农村经济,人们都开始渐渐有钱了。生活水平一下子来了一个飞跃。

  1985年春季,原倒拉嘴乡党委书记为了让农民尽快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更上一层楼,号召农民解放思想,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打机井,修水利。联系涿鹿县蔬菜公司,率先在水、地适合种植错季蔬菜的下沙河村,动员农民开始种植错季蔬菜。也就是说,北京的夏季菜断档的时候,我们的菜开始上市,满足城市市民们需求。开始,农民有些顾虑,因为,小富即安,胆小怕事,经不起折腾,有低触情绪。等待、观望。县蔬菜公司领导申满就在城里养好菜苗再拉运到下沙河村栽植,经苦口婆心动员起两户农民犟犟落实了四亩,栽植了麻辣椒、甜椒。蔬菜公司还向农户写下保证包收蔬菜的条子。可想而知,光开始探路时,尽管是好事,每前进一步是多么不容易。

  七月份是蔬菜收获的季节,县蔬菜公司说话算数,好的、赖的全部收购!价格一定让农户满意。奇迹出现了,种菜户一盘算,每亩错季蔬菜经济收入是种植谷、黍的四倍。并且才干半年活。村民们惊讶了、高兴了,信服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第二年,县蔬菜公司又为村里从汪堡村请了两名师傅来帮助指导在本村旧地育苗,一下发展了20亩错季蔬菜。乡政府采取典型引路,到上面继续争取资金,打机井,修梯田。后来又领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举办种植蔬菜技术培训班,引进新品种。乡农科站人员下村指导,村干部带头在自己的土地上引进种植新品种蔬菜, 引导种菜,蔬菜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第三个年头发展到60亩,后来亩数逐年增加,蔬菜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有青椒、有甘蓝、有西兰花等。到蔬菜收获的季节,县京张蔬菜公司还到这里定点收菜。在90年代,有的农户还亲自把自己的农产品运到北京、天津等外地销售,效益更好。

  倒拉嘴以西的村庄比大堡以东的村庄要提前温暖半个多月。倒拉嘴乡在发展蔬菜的同时,而原大堡镇在党委书记常保忠的带领下到南山区学习大杏扁种植技术,动员农民发挥山多、坡多的优势,确立了好地种庄稼,赖地种杏树的发展规划。种植铁杆庄稼。不到十年功夫大堡地区在坡梁地发展杏扁10000多亩,农民有了摇钱树,到1991年新的原大堡镇领导王连印又组织人员到东北黑龙江为农民调回“克星”新品种脱毒暑原种土豆11万公斤,开始大面积发展种植土豆,全镇种植土豆10000多亩。年产土豆2500万公斤。秋季组织起300多名返销员把山药运到北京大鈡寺、和平里、岳各庄等大市场销售,在当地每斤卖到五、六毛,农民们喜笑眼开,土豆变成了金豆豆。

  大堡人越来越懂得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重要性。1995年,原倒啦嘴乡炼山坪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错季蔬菜。1997年倒拉嘴以东的大堡村农民李成破天荒在自己的地里栽植了二亩圆白菜,长势喜人,自己顾车拉到北京,卖了高价钱。一花引来百花开,原大堡镇很多村也效仿打机井、平整土地种植起错季蔬菜来,全镇 10万亩土地,近年来,种植蔬菜达5万多亩。蔬菜品种从单一的青椒已发展到有青椒、辣椒、杭椒、五彩椒、西红柿、小龙女、天津绿长白菜、甘蓝、西兰花、莜麦菜、甜豆、荷兰豆、架豆等20多个品种。到2010年,他们发现架豆销售看好,又大面积发展起架豆,特别是山区,有的户种七、八亩,全镇每年种植光架豆达20000多亩,品种有丰收二号、压塌架、绿龙、锅里变、百不老等品种。光靠自己种植的葵花杆都不够用,头脑灵活的人又从南方贩来了大批的竹竿。

  一进入7月,涿鹿城边的妇女们都来大堡打工,栽杭椒、栽豆角、刨山药、撇玉米,现在,外地客商自动来这里收菜,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各种车辆络绎不绝、各种地方口音都有。大堡就是蔬菜的世界。人们聚在一起时谈的是种菜、想的还是种菜。蔬菜面积以接近全部土地面积的一半,错季蔬菜成了大堡的主导产业,农民实现了由粮农到菜农的蜕变。

  从政府叫我种到我要种

  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安排种植计划到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的跨越,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发展商品生产、实现小康、翻番致富、一村一条致富路大讨论,调整产业结构等运动,政府都在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安排分配种植计划,指导种植错季蔬菜、推广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技术,推广科学种田,科学施肥。政府,不但领,还的导,地方政府干部无时不在倾透着指导农业生产的心血。把人们领上致富路。政府由指导农业生产转化到服务农业生产,1978年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正在慢慢放开。1999年进行了二轮土地承包。政府这只手彻底放开了。只是引导、鼓励、提供服务、提供致富信息、开辟绿色通道,为农民农产品卖上好价钱保驾护航。

  1999年国家颁布了退耕还林政策、2006年国务院取消农业税。 后来又有了粮补政策,退耕还林国家给补助,种粮同样有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农民从襁褓中解放出来。摒弃了以前那种广种薄收的旧观念,向精、细、优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常态化、再也不用政府组织、命令、下文件,农民形成了不找政府找市场, 人们眼盯市场菜蓝子,经营自己的菜园子。想办法、动脑筋,看中央台,各省、市台电视农业节目、到外地参观,农民们也经常出去走走。到处打听市场行情,到处了解新品种。什么赚钱种什么。发财,不发财就靠自己。在1990年原倒啦嘴乡炼山坪村试验了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乡里给地膜、给补贴等措施,鼓励人们种植地膜玉米,获得了高产,比露地种植每亩増产100---300多公斤。是种谷黍的1—2倍。到1995年大堡以东村也出现了地膜玉米,(十年前大堡种玉米根本黄不了)一举成功,而且面积越来越大。都是农民的自发行动。而大堡这个高寒地区现在推广了地膜覆盖、滴管技术、花期追肥、叶面喷肥等新技术,真正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旱坡地玉米亩产得到了900多斤,水地亩产1200多斤。现在全镇已发展地膜玉米 29000多亩。已成为主导产业。近二年谷、黍值钱。一公斤小米卖到14元,一公斤黍子卖到6元,人们就增加谷、黍种植面积。下沙河村种植荷兰豆,在2014年大堡也开始种植了,长势质量比倒拉嘴以西村种的蔬菜还好,2015年,一公斤荷兰豆卖到14元,一家一户都自觉地舍的在自己的土地上投资,打井、修地、施肥。品种、产量年年有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从等、靠、要到破茧化蝶

  大堡地区农民自古以来,就是以种地为生,即没有矿山,也没有企业。更没有其他资源。连水源都困难,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思想,不想办法、不动脑筋,等、靠、要。老是怨满上面不给,不照顾。事后,他们认识到;等,失了时机;怨,卸了干劲。多年没有等来什么,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觉干最好。路还得自己走。在党的教育下,他们自觉增加造血功能,

  从60年代到90年代、从倒啦嘴乡到大堡镇几任政府领导一茬接一茬地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想办法,动脑筋。为了充分利用山间口自然山泉水资源,搞过裕分渠、水电站、喷灌工程,发展水浇地,收效甚微。

  在80年代中期,在发展商品生产,兴办乡镇企业的大潮中,大堡人和全国人民一样都自觉不自觉地汇入或被裹挟到这股浪潮之中。倒拉嘴的万里皮鞋厂、粉丝厂,地毯厂、大堡的皮毛厂,酱油厂、沙棘厂、营养酥厂、针织厂、皮毛厂等大批乡镇企业雨后春笋搬出现在大堡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还有一家一户的榨油厂,后沟的麻油,下沙河的粉丝在全县有名。大堡的沙棘果冻、沙棘糖浆、营养酥走向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深受好评。现在各村一家一户的榨油厂也都有了自己的品牌,什么“后沟”“石碾子”等。

  2000年,镇政府又引进新事物,在下沙河村农民兴起了建温室大棚热,在大棚栽植错季潘桃,;祁家哇、石人哇养奶牛养殖小区;大堡到青杨树的二里路边经济小区。后来,由于市场及人为的因素,很多企业都没有生存下来。交了一笔可贵的学费。说明他们在动、在思考,但是,这必定是农民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一个跨越实践,

  他们镇定思痛,认识自己,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他们决心继续发挥土地多、气候适合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优化种植上做文章,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今天,他们在发展错季蔬菜、地膜玉米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在旱坡地发展市场看好的小杂粮种植。

  今年他们又针对大批青年人向城市进发,出外打工,一家一户种地出现了新的问题,农民们又自发地组建了马圈“五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台子哇穗德专业合作社、”下虎盆兆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下沙河瑞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道沟我有‘一分田’农业合作社”、“山间口小五台生态园”等四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合作社。

  发挥高寒、风大、山场大的优势,新的大堡镇党委、政府从2012年就积极跑项目,争取投资,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酝酿了五、六年的华能国际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亿的全县首个大堡风电场项目2015年终于在辛庄村落地生根。一期工程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塔筒高度90m,同期建设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配套工程主要有23公里的35kV集电线路和长约24公里的220kV送出线路,工程最终接入张南500kV变电站。目前,正在征用土地,开工建设。

  今天,大堡人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像雪山一样崩溃了!大堡人到处都在酝酿,到处都在创新,到处都在迸发,然而有显的那么平常,不露神色耐人品味思索。你可以感觉到现代动力正冲击着高寒山区!

  从种地靠大牲畜到机械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一个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否定的时代,没有勇敢的否定就没有勇敢的进取。人最困难的是战胜自己,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将痛苦无情地否定自己,否定的次数越多,进化就越快。

  刚解放初期,磨面、撵米还是靠人推撵子、人推磨,到六十年代后期,好一点了,磨面有了柴油机、撵米还是靠毛馿、骡子拉大撵。七十年代,国家给通了电,磨面、碾米有了电机。在十多年前,山区收割庄家还是人背、驴驼。大堡镇有大牲畜300多头,五眼车 200多辆。耕地、种地、拉庄稼,大牲畜是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而到2000年后的今天2015年,大牲畜越来越少了,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现在大街上,田间路上到处是代步电动车、农用小汽车、三轮车,“五征”“巨力”“金娃”。

  夏天锄地,开始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苦力,爱动脑筋的人们用废旧自行车改装加工成锄地机,用骡子拉上锄草,一天锄五、六亩,后来又发展到用小型拖拉机锄地,一天锄七、八亩。更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种地,一年到头来,满打算也就是干半年活。

  现在大堡镇秋耕地有旋地机,种玉米有盖膜机、锄地有锄地机,收割庄稼有收割机、撇玉米机。磨面机、脱粒机、碾米机,运输有三轮车、汽车、出门有小汽车,新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机房两座,村村里有了医疗室、农村书屋,困难户有低保、老、弱者有敬老院。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得到了硬化、绿化,过的日子和城里人也差不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现在,一到蔬菜收购季节,外地客商主动到大堡地区收菜。大堡人把自己生产的玉米、谷、黍,山药,蔬菜等农产品全部卖掉,再卖上大米、白面、各种肉食、细菜。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 农民们想吃啥买啥,家家户户天天吃白面、大米,肉食不断。冬天都吃的是各种绿色新鲜细菜,炊烟已经消失,做饭是电气化。一些妇女还坐在大街上说,“没得吃,不是点白面就是点大米!” 人们有钱了,从2010年开始,大堡又有很多青年人到县城买楼去了,冬天到县城住,夏天回村种地。这是大堡 由穷变富的一个缩影。

  斗转星移,人,还是那个人,地,还是那个地。昔日的坡梁旱地,今天变成了水平梯田水浇地。有的地块还推广了滴管技术。

  沧海桑田,曾经的贫穷已成往事,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绿浪滚滚。农民们个个精神抖擞、笑逐颜开。

  在这个时代,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律,没有固定的路标和航线,一切都在激荡之中,一切都在探索之中,

  大堡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农业基础条件良好,现在他们又向建设“精品农业”、“观光农业”迈进。着力把大堡打造成“错季蔬菜基地、小杂粮产地、旅游爽地、投资宝地”。勤劳的大堡人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上篇文章:揾英雄泪
下篇文章:做一个三祖文化的传承者
查看留言
用户留言
> 本周热点作品
> 近期热点作品
 站内搜索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网站部分内容源自网友及商家,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推广 | 付款方式 | 与搜鹿网对话
 涿鹿搜鹿互联网信息科技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涿鹿县涿鹿镇人民北街西侧49号
Copyright © 2007-2022 http://Sou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oulu@soulu365.com  冀ICP备13017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