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历时三载, 全面反映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晋剧在涿鹿县150 年历史的图书《山西梆子在涿鹿》,近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涿鹿戏剧简史、早年名伶、今朝群芳、早年戏班、现今班社、幕后群英、古戏台、新戏台、戏里戏外、晋剧情缘、谈古论今话梨园十一章和附录先睹为快等 12部分。 全书以涿鹿戏剧发展史为主线,以戏台、戏班、人物等为载体, 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涿鹿戏剧发展的历史。 书中介绍涿鹿古今演出团体44个,晋剧音乐世家1个,演员47名,幕后人物20名; 记录山西、内蒙、 河北古今演员660多名,司鼓、操琴等30余名;列举明清以来各种剧目680多个; 收录涿鹿古戏台66座,新戏台73座,戏台题壁90多条。文中插图1000多张。
★ 《作者简介》:
霍汉清,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祖籍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1979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涿鹿县石油公司、河北省石油总公司。
他11岁辍学务农,编苇席,育良种,精通农业种植。1987年通过河北省自学考试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 是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涿鹿县苇席编织非遗传承人。 他还参与了涿鹿县多部书籍的编写和摄影,是《魅力武家沟镇》副主编,著有《溪源记忆》《在溪源村的日子里》《记忆中的涿鹿城》等。
荨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刘仙梅,曾任涿鹿县晋剧团团长。
荨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蔡有山,曾任涿鹿县晋剧团团长。
★ 《精彩书摘》
山西梆子, 作为一种地方舞台表演艺术, 在涿鹿已经传承了100多年。 100多年来,它伴着滔滔的桑干河水,融入涿鹿这块古老的土地,并在此枝繁叶茂, 成为这一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剧种;100多年来, 它伴着晋商的叮当驼铃, 撩起涿鹿人那遥远的“乡愁”,成为他们难以忘却的精神家园;100多年来, 它伴着战火硝烟与祥和升平的历史, 走过岁月的风雨与麦浪千畴、 瓜田浮绿的富饶,经历了难以诉说的荣辱兴衰。
……
1978年涿鹿县晋剧团《呼家将》剧照。
溪源村龙王庙戏台。
晋剧,也称山西梆子,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晋剧自清同治年间传入涿鹿, 以其悠扬委婉的唱腔和优宛如天籁的音乐,很快在涿鹿传播开来,并风靡至今。 “二进宫不算戏,拾狗粪的有几句”“进了保安城, 鸡叫狗咬的声音都是山西梆子味道”“空气中弥漫着山西梆子的气息”,这些百姓中流传百年的话语足以说涿鹿人民对山西梆子在涿鹿的深厚感情。那个年代,山西梆子已经成为涿鹿百姓不离不弃的乡音, 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和当今人难以割舍的乡愁。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网站部分内容源自网友及商家,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